黃河同源牽晉寧,汾酒清韻醉塞上。恰逢暮秋,汾陽醇厚綿柔的清香白酒,伴著塞上的清風抵達銀川,為這座千年增添一番雅韻。10月25日,“汾清天下”全國行第三十二站走進寧夏銀川,“酒韻故里”汾陽與“塞上江南”銀川攜手共赴清香之約、共商合作新機、共譜發展新篇。

賀蘭疊翠映湖城,黃河揚波潤銀川。寧夏銀川,北枕賀蘭山脈,南依黃河之濱,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盛譽,承載著西夏王朝的千年遺韻,黃河文化、西夏文化、絲路文化在此交融共生、生生不息。山西汾陽,鐘靈毓秀,自春秋置瓜衍縣起,2600余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浸潤著杏花村汾酒的清芬,6000年釀造史、1500年成名史、800年蒸餾史、300年品牌史,構筑起清香白酒的文化根基。仰韶時期的釀酒遺存、晉商傳播的精湛技藝,印證著汾酒的千年傳承。汾陽與銀川的相逢,是千年酒都的文化底蘊與塞上湖城的雄渾靈秀的契合,是晉商開拓精神與絲路文明薪火的對話。此次推介活動,搭建起雙向奔赴的合作橋梁,深化文旅資源整合,拓寬產業對接渠道,促進技術經驗互通與品牌價值升級,讓汾陽的詩酒文化與銀川的塞上風情深度交融,共同助力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推介會現場,汾陽與銀川的酒業從業者以“清香”為紐帶,開啟了一場務實高效的產業對接。此次推介會,汾陽市精選15家本地骨干酒企集體亮相,以產業協同之力打響“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品牌,推動汾陽清香型白酒深耕西北市場。汾陽酒企通過產品展示、品鑒體驗等環節,全方位呈現清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與風味特色。同時,汾陽酒企代表帶來最新的產品體系與合作政策,與銀川及寧夏經銷商、行業專家重點磋商區域代理模式、新零售賦能方案及品牌聯合營銷等實操議題。針對銀川市場“健康化、場景化”的消費特點,汾陽酒企特別強調其“清、正、甜、凈、長”的風格優勢——不僅適配商務、家庭等全場景,更能與本地特色飲食形成消費閉環,銀川本地酒類經銷商、終端門店負責人等從業者沉浸式了解汾陽酒業品牌矩陣,對清香型白酒的綿柔口感與文化底蘊給予高度評價。活動不僅讓“杏花村汾酒專業鎮”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更促成實打實的合作成果,當場敲定多筆合作意向。
“汾陽白酒入口綿甜、余味爽凈,完全符合當下消費者對健康白酒的需求。”銀川某酒類連鎖品牌采購負責人李經理在品鑒后表示,已當場與汾陽市酒企達成首批進貨合作意向。

展區內,汾陽酒企的“市場導向型”展示思路也格外吸睛:針對高端禮品市場,重點陳列限量年份陳釀并詳解收藏價值;面向大眾消費,通過“試飲+優惠”推廣日常款;對餐飲渠道,則專門推出適配美食搭配的定制產品。同時,現場設置“品質答疑區”,釀酒師面對面解答“為何清香型更適合西北口味”“古法工藝如何保證口感穩定”等問題,用專業解讀強化品牌信任,為汾陽清香深耕銀川市場筑牢根基。

活動現場,還進行了“汾清天下”寶印打卡,為“汾清天下·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全國行”留下第三十二道華彩印記。
近年來,汾陽市以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建設為核心,靠政策引導、全鏈布局、文化賦能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上,制定專項規劃與20條硬措施,開展品牌提升行動、獎勵企業1070萬元、培訓專業人才600余人;全鏈布局中,上游穩定12萬畝釀酒高粱基地,中游推進賈家莊包裝產業園(2024年規上包材企業產值近13億元),下游推進11個總投資105億元的生產項目(2025年建成后新增產能10萬噸),并布局200億元酒文旅項目,通過國際酒業博覽會、“汾清天下全國行”等活動實現“酒+文旅”深度融合。汾陽杏花村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清香型白酒產區的核心承載區域,有“一汾三金六星”為主的骨干企業:龍頭企業汾酒集團,汾陽王酒業、汾杏酒廠、汾陽市酒廠“三大”金牌企業以及青花酒廠、杏花香酒廠、汾蘊酒廠、古杏酒廠、杏花產區酒業集團釀造公司、晉善晉美酒業“六大”新星企業。有“汾”“竹葉青”“杏花村”“汾陽王”4個中國馳名商標和19個省級著名商標,已然成為全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
作為因汾河之陽得名的城市,汾陽坐擁“中國核桃之鄉”“世界十大烈酒產區”等美譽,1200年前杜牧《清明》詩為其酒文化注入詩意基因。如今這里已是全國最大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2024年白酒產量超30萬千升(占全國大曲清香型60%),產業總產值270億元、總營收372億元,以白酒為主的制造業增加值居山西第一。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