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張“南昌縣住房保障中心關于欣光花園項目營銷工作的函”引發熱議。我覺得這件事情很大,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以及可能存在的普遍性。總之,問題的性質是很嚴重的。
(資料圖)
這份函件里說,欣光花園項目銷售排名靠后,嚴重影響該縣房地產市場發展,南昌縣住房保障中心希望該項目加大營銷力度,壓實營銷責任,對銷售不力的營銷團隊進行約談、調整、解聘,并于今年7月15日前提交銷售整改措施。
你讀完是不是有一種錯覺:住房保障中心是行政單位還是企業公司?欣光花園是屬于房地產公司的一個項目,還是政府部門下的一個行政機構?恍恍惚惚,一些常識性的東西,都搞得不清不楚了。你一個行政單位,居然直接發函干預企業經營,還要要求人家解聘、整改,哪來的自信和勇氣?
到底是誰在嚴重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當然,目前還沒有看到涉事房地產企業出來回應,更沒看到他們“剛一下”,也許他們真的沒有勇氣。也許他們真的按照這份函件的要求,處理了自己的營銷團隊,然后提交了整改措施,但心里一定充滿了憤懣和憋屈吧?
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銷售都是內部的具體經營事務,行政部門無權干預,這是市場經濟里最最基本的常識。因為銷售成績不佳約談房企,并要求解聘營銷團隊,到了直接干預企業人事的地步,匪夷所思。看到有媒體說,這是在干預企業“內政”,說得非常形象。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前不久,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制度的意見》,其中提到“牢固樹立職權法定、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等法治理念,強化依法行政意識。”不指望一些基層干部成為法律專家,但是最基本的行政倫理和法治常識,不能丟。
早在2019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嚴厲查處公職人員利用職權插手和干預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等違法違規行為,持續整治“親而不清、親而亂為”和“清而不親、清而不為”等問題。那么,南昌縣的這一起,算不算“亂為”?
市場經濟都搞幾十年了,如果說還有一些人政企不分,有著計劃、指令等思維,可以理解,畢竟總有人跟不上時代步伐,無法與國際接軌。但是這樣的人居然還在重要崗位上,還在發號施令,令人痛心。須知,政企關系也是營商環境的一環,不尊重企業的自主權,不尊重市場規律,就是在嚴重破壞營商環境。
更令人錯愕的是,被媒體和網友質疑后,該縣住房和保障中心相關負責人不僅臉不紅心不跳,還表示,“我們還給排名前十的企業,排名后十的企業都發了函,就像是表揚上進生,鼓勵后進生一樣,主要是想讓企業加強營銷團隊管理,督促他們想辦法把銷售成績提上來。”爹味十足,倒是還有一種沾沾自喜的自以為是。
他們根本就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似乎也沒有認識到自己做錯了的能力,這才是更可怕的地方。而相比“錯了”,“不認錯”和“認識不到錯”的危害也更大,這種危害不僅作用在具體工作事項上,影響實實在在的企業,也作為一種思想病菌流傳于管理者的腦海中。
眼下,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尤其是一些三四五六線城市,去庫存的壓力不小,但越是在艱難時刻,越應該恪守權力邊界,不能病急亂投醫,以避免給市場帶來更壞的影響。
這就好比一對夫妻不愿意生孩子,你可以勸,可以給錢激勵,可以去打造育兒友好型的社會環境。但是你不能直接上手啊,直接發函到人家家里說:希望該家庭加大勸生力度,壓實生育責任,對生育不力的適齡夫妻進行約談、調整、解聘(離婚?),并提交生育整改措施。
這……像話嗎?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