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啟動土地征收,意味著該片區(qū)即將啟動新的開發(fā),對于周邊居民來說,無疑是好事。
【資料圖】
近期,紅谷灘區(qū)、南昌縣、經開區(qū)紛紛啟動土地征收,涉及土地共超10000畝,有用于住宅開發(fā)、機場交通運輸、商業(yè)服務業(yè)等,還有用于建設北二環(huán),一起來看看吧!
超8360畝!昌北機場三期用地啟動征收!
為強化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加快推進昌北機場三期建設,加快完成項目農用地轉用征收前期工作,及時取得項目建設用地手續(xù)。南昌臨空經濟區(qū)將通過專業(yè)服務外包方式開展南昌昌北機場三期擴建項目土地征收工作。
該項目預算金額1990000.00元,合同履行期限為根據土地征收工作安排,自簽訂協(xié)議之日起,至取得用地批復止,本項目不接受聯合體投標。
具體服務內容如下:按照采購人所委托的建設項目,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完成建設項目用地土地征收相關工作,并對所取得的成果手續(xù)負責。
根據征收(使用)土地預公告信息看,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用地范圍內的集體土地征收范圍,所在圖幅涉及H50G075031、H50G075032、H50G076031、H50G077031等四個幅圖。
征收土地面積約8360.667畝(最終面積以實測為準),涉及南昌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樂化鎮(zhèn)徐鄧村、黃墩村、案塘村、新石村,樵舍鎮(zhèn)壩上村、波汾村、峰橋村、蔓湖村、七里崗墾殖場、塘頭村、朱坊村,昌北機場(最終以土地現狀調查確認結果為準)。
按照國土空間規(guī)劃,本次擬征收(使用)土地用于機場用地。
從規(guī)劃方案看,南昌昌北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內容包括:在現跑道東側2240米處新建1條長3600米的跑道及相應滑行道系統(tǒng),跑道主次降方向均設置Ⅰ類精密進近系統(tǒng);新建32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108個機位的站坪,7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12.26萬平方米的停車樓以及貨運、航食、機務維修、消防救援等設施;配套建設供水、供電、雨污水等生產生活輔助設施。
其中T3航站樓面積為32萬方,T3航站樓設計容量按照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2500萬人次來考慮。
新增機位數108 (4F23E81C) ,其中近機位47個(1F7E39C)、遠機位37個(6E31C)、貨運機位9 (1F5E3C) 、除冰機位9(3E6C) (其中 2E3C兼遠機位)、試車機位2 (1F1E)、維修機位3 ( 1E2C)、隔離機位1(1F)。
航站樓前建設交通中心以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和部分生產輔助設施,新增貨運庫,工作區(qū)建設綜合辦公用房、生產輔助設施。
鑒于昌北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規(guī)模及輻射范圍,擬在T3航站樓西側建立機場綜合交通樞紐。本期工程僅建設綜合交通中心主體大樓,軌道建設不屬于該項目范疇。
綜合交通中心結合昌九客專昌北機場站、地鐵1號線(遠期稱8號線)昌北機場站規(guī)劃方案,布置在T2進場路與T3車道邊之間。綜合交通中心距離T3航站樓約51m,距離T3停車樓約37m,距離T2航站樓(按連廊長度計)約197m。綜合交通中心建筑基底面積為2.7萬方,總建筑面積約7萬方,建筑共五層,分為地下兩層,地上三層,建筑高度17.85m。
綜合交通中心分別設置連廊與T3航站樓、T3停車樓、T2航站樓相連。綜合交通中心地面層東側與T3地面道路合理銜接,結合T3外側車道邊設置出租車網約車迎客車道邊,供出租車、網約車迎客。西側與T2進場路合理銜接并設置長途大巴、旅游大巴、酒店大巴停靠車位,方便大巴車迎客。
本次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以滿足目標年2030年旅客吞吐量42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60萬噸、年客機起降306621架次的使用需求建設,本期工程總投資為243.9450億元。
根據計劃,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全面開工建設,施工周期60個月(5年);2028年7月自驗后整改、準備竣工驗收資料,通過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2351畝!6片區(qū)征收成片開發(fā)????
近日,《南昌市紅谷灘區(qū)6個片區(qū)土地征收成片開發(fā)方案(2024-2025年)(公示草案) 》對外發(fā)布。
本成片開發(fā)方案共涉及6個片區(qū),坐落于生米街道、紅角洲街道、九龍湖街道、流湖鎮(zhèn)及厚田鄉(xiāng),成片開發(fā)范圍總面積218.7066公頃(3280.6畝),擬征收土地面積156.7331公頃(約2351畝),公益性用地面積143.936公頃,公益性用地占比為65.81%。(成片開發(fā)范圍以最終批復為準)
本方案為踐行生態(tài)文明、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打造高端居住、風情小鎮(zhèn)、生態(tài)社區(qū)等,主要承擔居住、休閑等城市功能,完善公共服務,提升片區(qū)城市品質。根據各地塊實際用途和實現功能劃分,各地塊規(guī)劃主要用途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yè)服務業(yè)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其中居住用地68.0726公頃(1021.1畝)、實現住宅開發(fā)功能;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18.3193公頃,完善公共設施、配套公共服務功能;商業(yè)服務業(yè)設施用地7.5826公頃(113.74畝)、實現配套商業(yè)設施功能;交通運輸用地68.7101公頃,實現完善城市道路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功能;公用設施用地0.7128公頃,實現完善城市服務功能;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55.3092公頃,實現建設居民公共空間功能。
一、片區(qū)1?
片區(qū)1坐落于紅角洲街道長埇村及九龍湖街道安豐村,北至樟樹街、南至西站大街、西至龍虎山大道、東至石鐘山路;面積0.8477公頃,擬征收土地面積0.0063公頃,公益性用地面積0.7549公頃,比例為89.05%。
二、片區(qū)2?
片區(qū)2坐落于生米街道中堡村,北至G320國道、南至龍興大街、西至白丈山路、東至滬昆高鐵;面積7.9072公頃,擬征收土地面積4.4075公頃,公益性用地面積5.3376 公頃,比例為67.5%。
三、片區(qū)3?
片區(qū)3坐落于生米街道東城村、朱崗村,北至采樵街、南至宜春大街、西至楓生高速、東至九龍大道;面積11.9347公頃,擬征收土地面積2.1891公頃,公益性用地面積10.5909公頃,比例為88.74%。
四、片區(qū)4?
片區(qū)4坐落于生米街道南路村、生米村、長崗村、文青村,北至洪州大道西道、南至鐵路貨運線、西至楓生高速、東至三清山大道;面積196.5491公頃,擬征收土地面積149.1601公頃,公益性用地面積126.6274公頃,比例為64.43%。
五、片區(qū)5?
片區(qū)5坐落于流湖鎮(zhèn)車塘村,北至金燕國際溫泉城、南至紅星桃花源筑,距生米收費站約1km;面積0.5115公頃,擬征收土地面積0.5115公頃,公益性用地面積0.2266公頃,比例為44.30%。
6、片區(qū)6
片區(qū)6坐落于厚田鄉(xiāng)厚田村、西門村,北至厚田鄉(xiāng)衛(wèi)生院、南至厚田鄉(xiāng)鄉(xiāng)村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管理所、西至鄉(xiāng)道、東至厚田郵政局;面積0.9564公頃,擬征收土地面積0.4586公頃,公益性用地面積0.3986公頃,比例為41.68%。
120畝!北二環(huán)一期征收補償方案公布
此外,南昌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公示了北二環(huán)一期(隆興大橋及連接線工程)南昌縣段用地征收土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
土地現狀調查確認 擬征地所在圖幅:涉及H50G078032、H50G079032 等2幅圖。經現狀調查確認,本次擬征地涉及5個地塊,土地產權明晰,界址清楚,沒有爭議。涉及蔣巷鎮(zhèn)高梧村二組、四組、五組、六組農民集體土地。
其中蔣巷鎮(zhèn)高梧村二組征收土地54.3225畝,蔣巷鎮(zhèn)高梧村四組征收土地46.047畝,蔣巷鎮(zhèn)高梧村五組征收土地16.1895畝,蔣巷鎮(zhèn)高梧村六組征收土地3.9015畝,共計120.4605畝。
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此次擬征收土地規(guī)劃用途為公路用地,擬用于北二環(huán)一期(隆興大橋及連接線工程)(南昌縣段)、北二環(huán)二期(公鐵大橋合建段立交互通工程) (南昌縣段)項目建設,征地補償標準為蔣巷鎮(zhèn)高梧村47000元/畝。(以上補償標準均含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
此次啟動征收,也將為項目下一步開工奠定基礎。
據了解,南昌北二環(huán)一期(隆興大橋南及連接線工程)北起蔣巷立交互通公鐵合建終點,跨越贛江南支,南至城東片區(qū)的富大有路(沿江北大道),與高新大道對接,位于蔣巷鎮(zhèn)和高新區(qū)組團之間。
該工程為南昌北二環(huán)的一部分,全長約2.85千米,道路等級為城市快速路,橋梁等級為特大型城市橋梁。道路全線采用高架橋梁,包含主線橋梁、沿江北互通立交、贛江南支北岸一對平行匝道和地面道路。
跨江主橋段采用雙向十車道,標準斷面寬度為 40米;南岸接線與高新大道相接采用雙向六車道,標準斷面寬度為25.5米;北岸接線采用雙向八車道,標準斷面寬度為33米;匝道采用單向兩車道,標準斷面寬度為9米,道路主線設計時速 80千米/時,匝道設計時速為40千米/時。
根據計劃,該項目預計7月正式啟動建設,未來完工后,將為南昌北部地區(qū)增加一條重要的過江通道,對于強化南昌北部經開區(qū)、揚子洲、蔣巷、城東等片區(qū)之間的聯系,支持和引導城市空間拓展,構筑城市二環(huán),緩解一環(huán)交通壓力,完善城市骨干路網結構、構建完善的客貨運體系,結合昌九客專贛江特大橋建設契機,合理利用過江通道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yè)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