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自啟動不動產繼承登記改革以來,先后推出三項利民舉措,公證和非公證的服務質效明顯提升,社會滿意度大幅提高。
(資料圖片)
“不動產登記+公證”一事聯辦,省時又省力。去年6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市司法局簽訂了《“不動產登記+公證”一事聯辦合作協議》,形成“一次申請、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不動產登記+公證”協同辦理模式,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累計辦理業務30余件。
不動產繼承轉移登記公證費免繳,省錢又省心。過去不動產繼承公證辦理需要支付一筆不小的公證服務費。今年5月30日,武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市司法局公證處簽訂《不動產繼承轉移登記公證服務協議》,協議約定在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一年周期里,市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房屋辦理繼承轉移登記由政府買單。這一惠民政策為群眾節省公證服務費約9萬元,完成業務辦理14 件。
不動產“非公證繼承”登記,輕松又便捷。對因歷史久遠、喪葬風俗等客觀因素,申請人無法取得死亡證明或親屬關系證明以致不能繼承登記這一系列“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武穴市不動產登記中攜手市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出臺相關文件,明確對確實無法提供有效證明的,由申請人本人向登記機構作出書面承諾,以此代替死亡證明或親屬關系證明;同時精簡查驗環節,經1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就可登簿發證。對不便領取的申請人,可免費郵寄送達。該措施實施以來,辦理業務3件,并連獲群眾好評。
下一步,該中心將繼續推進不動產繼承登記工作走深走實,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事項,積極建立全面、立體、多維的繼承處置機制,為辦事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服務。(通訊員:李勝敏、陳靜)
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開展青年干部學習實踐活動,提升后勤服務精氣神武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活動武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活動學習基層經驗,提升服務質效。為進一步強化機關青年干部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加強中心青年干部隊伍建設,激發干事創業熱情,不斷增強青年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8月23日,武穴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第四期青年干部讀書班如期舉行。
當日上午,按照武穴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的統一部署安排,該中心13名青年干部在中心副主任陳光的帶領下,先后到武穴市3個鄉村振興示范點現場參觀學習,開展工作交流。
在武穴市鄉村振興示范點石佛寺鎮陳德榮村、大金鎮蘇垴社區、余川鎮車坊村,該中心青年干部讀書班的成員們頂著炎炎烈日深入村莊阡陌,實地察看和美鄉村建設情況,參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等地,現場聆聽推進鄉村振興的做法和經驗,感受以“共同締造”理念推進鄉村振興給村民生活、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帶來的巨大變化。
通過實地參觀、聽取情況介紹、現場學習基層治理新模式等,該中心機關青年干部讀書班的成員們深入了解和學習了石佛寺鎮陳德榮村的黨員服務“3310”工作法,大金鎮蘇垴社區的“以水引人”發展鄉村經濟和治理鄉村環境,余川鎮車坊村的車坊驛站文化、“獨輪車精神”、“蘿白墩積分超市”治理模式。青年干部們一邊走一邊看,不時詢問交流,現場洋溢著高漲的學習熱情和濃厚學習氛圍。
開展青年干部學習實踐活動,提升機關后勤服務精氣神。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該中心青年干部從不同角度暢談助力鄉村振興的思路、共謀助力鄉村振興的良策,如何發揮機關事務服務工作的職能職責和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共同締造”,助力鄉村振興。
大家紛紛表示,將一如既往地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初心如磐;一以貫之地強化學習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練就過硬本領;一馬當先地改進工作作風,以學促干,做到精細管理、精準服務、精致提能,進一步做好機關事務服務工作,為武穴市機關事務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自己新的更大貢獻。(通訊員:許敏、鄭薇、張恒)
大金鎮也字咀村太子參喜迎豐收武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活動武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活動盡管天氣炎熱,但武穴市大金鎮也字咀村太子參基地上每天都插著很多太陽傘,十名村民在傘下收挖太子參。“眼下正是太子參的收成期,盡管天氣很熱,村民都主動參與收挖太子參,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和黨員們都率先示范,搶抓時間,確保按時完成收挖任務。”正在帶頭挖太子參的村書記程唯大說。
今年以來,在武穴市大金鎮政府及該市審計局駐村工作隊的全力支持下,也字咀村兩委積極作為,發展太子參產業,種植太子參近150畝,按每畝純收益2000元計算,今年可以增加村集體營業收入約30萬元,同時也給村民帶來不小的勞務收入,進一步助力也字咀村鄉村振興。(通訊員:周梓一)
余川鎮推進河長制工作,助力河湖塘堰“顏值”提升武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活動武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活動8月,熱浪滾滾,在荊竹河畔,20多名黨員、志愿者沿堤巡河,清理河邊生活垃圾、白色垃圾,宣傳防溺水知識。
近年來,余川鎮把全員巡河作為落實河長制工作的基礎來抓。通過采取河湖長主治、源頭重治、系統共治、工程整治、依法嚴治、群眾群治等措施,及時發現包保水域出現的安全隱患,嚴防各類溺水事件發生。對境內荊竹河、荊竹水庫等主要河湖常態化開展疏浚整治工作,集中清理整治河湖道各類垃圾、障礙物、占用河道行為等問題。
據了解,今年以來,累計出動挖機36臺,清理河各類垃圾50余噸,清理河道水草500平方米。7月份以來,結合防汛抗旱工作,修理水庫2處,整治河湖道3公里,進一步強化了對全鎮水環境、水生態、水域岸線系統治理和管護,境內河湖塘堰“顏值”全面提升。(通訊員:趙夢琪)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