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救援現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燃氣安裝工更換熱水器管道。 渝西都市報記者 凌澤英 攝
燃氣安裝工:不畏酷暑保安全用氣
早上7點半,他們到單位集結,領設備、開早會,分配工作、接收任務,奔赴工作區,直到晚上九十點鐘,才完成一天的工作。這是為了燃氣安全,永川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員工夏季換管、安管的一天工作時間。
7月23日早上8點多,該公司安裝隊施工人員蒲遨等來到海棠世家小區,投入當天的工作。他們與小區物業管理經理王洪衛簡單交流,通過物管提前給業主的通知,由業主直接與施工人員聯系換管事宜,然后施工人員分別負責,逐棟逐戶進行換管和檢查。
“以前安裝的燃氣膠管因老化、或被老鼠咬壞,存在燃氣使用安全隱患,這次我們換安不銹鋼波紋管,包括熱水器也都換管,使用年限更長,更加安全。”蒲遨說,室內安裝還是輕松的,外面高空作業換管道,高溫下作業那才辛苦。
記者看到,安裝工背包、提包里,裝著扳手、鉗子、打補器、電錘、手槍鉆、割管刀等工具及一大包不銹鋼管材,敲門,關總閥,檢查,換管,檢查是否泄漏,有的廚房窄,作業環境狹小,他們要坐在地上換管;一邊換管,一邊不停回電話、接電話,安撫可能遲到的業主或回復漏接電話;有的戶主不在家,燃氣開關找不到,得通過物管詢問尋找,有的住房離開關遠,工人開關和各種檢查反復上下來回跑,有時一戶就要花上1個多小時……“有電梯還好,有的老舊小區是步行梯,上下樓幾次,就會汗流浹背。”安裝工涂升彬表示。
燃氣管道安裝工作分為室外和室內。室外工作則需要工人們系上繩索在樓層與樓層之間穿梭完成管道更換。高溫下,戶外工作還面臨中暑風險。當天下午兩點多,老城猴溪橋居民住房,就有工人像蜘蛛俠一樣,在樓房外安裝管網。
這樣忙碌的工作,一直要持續到晚上七八點鐘,有時甚至九十點鐘才結束。“好在現在居民都很熱情,見我們沒空回家吃午飯,有的居民會拿出水果、酸奶、面包等給我們吃。”蒲遨說,夜晚收工回家后,趕緊吃晚飯,爭取精神飽滿地迎接第二天新的任務。
消防員:救援現場最美逆行者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奮戰在一線,赴湯蹈火、負重前行。他們,就是服務消防滅火、搶險救災,包括四處摘除馬蜂窩的消防員。
據永川區消防救援支隊人民南路特勤站政治指導員趙洪志介紹,入夏以來,因用火、用電、用氣等原因導致的火情風險劇增,消防工作壓力再次加大。為應對高強度、高壓力的消防救援工作,消防指戰員首先要面對常態化的訓練、考核,每周一至周五,每天約6.5小時高強度體能、技能訓練(上午、下午各2.5小時,晚上1小時),天氣太熱時則錯峰訓練,即早上提前、下午延后,以防隊員訓練時中暑。從4月23日開始,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每季度一次、支隊每月一次,考核消防員理論知識和體技能。消防隊員需要抽時間復習、記憶,才能在規定的半小時內高質量完成理論考試(150道題含單選、多選、判斷題)。“學習考試,對儲備理論知識、提升專業素養,增強突發事故處理能力很有幫助。”趙洪志說,他們還要進行重點單位消防應急預案考核,消防員必須對自己服務的轄區了如指掌。
最大的壓力還是消防救援工作。夏季本就炎熱,而在密閉的建筑內展開消防救援,體表溫度常在50℃以上,建筑內的電器隨時可能產生意外,房屋天花板隨時可能出現坍塌,惡劣的救援環境使每一次救援工作險象環生。夏季又特別容易因居民使用電器負荷過大、用火不慎等引發火情,夜間出警量大,而他們總是隨叫隨到。“穿上衣服就已全身是汗。從警鈴響,原則上45秒內必須出動,越快越好。”趙洪志說,有時可能正在洗澡,有時可能在上廁所,然而警情就是命令,再困難都必須克服。
夏季消防工作的特色,還有就是撲救山火、摘馬蜂窩。近年來,馬蜂強大的繁殖力、一年一度毫無規則地遷徙,又喜歡在高處或懸崖筑巢,使得摘取馬蜂窩的任務艱巨、數量龐大。摘下一個馬蜂窩需要3、4名隊員耗時至少1小時,夏季穿著密閉防護服工作,悶熱不已,工作時注意安全同時還要預防中暑,防止熱射病等。據統計,人民南路特勤站每年摘除馬蜂窩多達700余處。
夏季高溫,林火易發。趙洪志說,永川山林面積大,一旦引發山火,其火勢猛,蔓延快,危害大,撲滅耗時長,因此必須“打早打小打了”。去年縉云山火災,他們去撲救過;朱沱長江洪峰過境抗洪搶險、潼南區抗洪,都有他們馳援的身影。今年7月26日夜間-7月28日白天,永川出現持續降雨天氣,處在負一樓的巴塞羅那小區車庫、供電局發電機設備間等被淹,他們也都沖在前面,開展搶險救援。
從業14年來,趙洪志仍清楚地記得10年前合川抗洪經歷,當時他和戰友們在激流中挽救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回來之后,才發現背上劃傷處被污水浸泡,感染發炎,皮膚潰爛……”回憶起救援經歷,他的臉上寫滿了自豪。
“消防指戰員的工作是滅火,但又不僅僅是滅火,我們還要為民眾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給市民開鎖,救助車禍被困人員,幫小區居民抓蛇,砍伐阻擋交通的大樹……”他們活躍在各種救援現場,為永川的夏季安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渝西都市報記者 凌澤英 通訊員 凌瑋宏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采訪對象提供)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