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提前還房貸”話題再度引熱議。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購房者在部分銀行提前還房貸需要排隊,排隊時間短則兩三個月,長則需等待半年之久。為什么購房者都在扎堆提前還房貸?提前還貸真的劃算嗎?提前還貸對銀行業績有什么影響?
2月13日19點,貝殼財經與騰訊財經共同打造了一場直播節目,邀請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共同就此話題展開討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此前了解到,為了應對購房者扎堆提前還房貸,部分銀行設置了一些還款門檻。參與討論的專家均認為,這些門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一些并不合理。
周毅欽表示,部分銀行會在與客戶簽訂的房貸合同中明確約定提前還款的要求,如約定借款人要提前還貸,必須要先向銀行提出申請,經過同意后才可以償還部分或全部貸款;也有一些銀行為了保證借款合同的穩定性,要求客戶借款期限在半年或一年以上才可以提前還款,這是為了防止客戶快進快出,防止對銀行的管理增加難度;還有一些銀行在合同中設置了提前還款的違約金,因為購房者提前還款也使得銀行失去了原有合同約定的利息收入,造成了銀行閑置資金的成本損失。這些是合理的門檻。
王一峰介紹,在西方國家,借款人提前還貸同樣也需要收費,但在國內相關費用基本上沒有收過,這是過去我們國家房貸業務長期以來發展的傳統。
“而銀行為了防止高利率的優質資產轉化為低利率資產,采取了關閉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線上渠道,把審批程序拉長,人為制造困難,讓客戶自己主動打退堂鼓的行為并不可取?!敝芤銡J表示,從金融消費者保護的角度來看,這屬于“店大欺客”行為。
董希淼主張,銀行對提前還房貸的行為不收取違約金,并建議銀行不要給購房者提前還款設置過多障礙。但客戶提前還款是否繳納違約金、補償金,主要還是看相關房貸合同的約定。
“不是銀行想多賺利息就十惡不赦、借款人想提前還貸就天經地義?!倍m当硎荆粲蹉y行為借款人提前還貸提供更多的便利,盡量適度地降低部分存量房貸的利率,但并不意味著這是銀行的法律責任。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陳莉 校對 劉軍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