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非遺傳承人”
你腦海中是否浮現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白發蒼蒼、精神矍鑠的老者形象?
其實他們也可以是
咱們年輕一代的戰友!
當青春芳華遇上古老非遺
不妨和小花一起來看看
這群傳承、宣揚非遺文化的戰友們
到底有多酷呢?
90后士兵
蛻變成為傳統壁畫守護者
今年28歲的李根
是一名90后退役士兵
在大學時參軍入伍
成為了一名海軍戰士
退役后
他堅定地選擇推廣守護傳統文化
兩年的軍旅生涯
讓他對軍事戰爭題材
有著濃厚的興趣
因此
他的壁畫創作多數是以此為題
在部隊鍛煉養成
“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
也成為他今后道路上
一筆寶貴的財富
?李根臨摹壁畫過程。
如今
李根以軍人的標準要求
藝術家的審美眼光
默默耕耘的工匠精神
用畫筆繪出墻上“歷史書”
成為傳統壁畫的守護者和推廣者
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
當代90后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85后“工程兵”
蛻變成非遺傳承人
今年34歲的黃俊
在部隊時
是一名工程兵
學習的電焊切割
為他今后的事業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7年退役后
一直致力于
土家桿欄吊腳樓營造技藝的
學習與傳承
在部隊養成的沉穩性格
讓他可以全身心沉浸在木雕工作中
他不斷探索創新
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有機融合
一鑿一刻
在方寸之間
他讓土家吊腳樓的營造技藝
讓更多人知曉
目前
黃俊是國家級非遺項目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縣級非遺傳承人
“500多個零部件
600多個小孔洞
用刻刀雕琢出千年土家吊腳樓的精妙
守護著土家族的歷史文化!”
?黃俊和他的作品。
退役后
他用指尖“掐”出非遺
90后退役軍人梁文平
2011年入伍
曾服役于甘肅武警總隊某支隊
退役后在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幫助下
發揮自身優勢
繼承祖傳工藝技藝
開發研制掐絲琺瑯工藝品
扛起了掐絲琺瑯技藝
第五代傳承人的責任
兩年的軍旅生涯
把梁文平鍛煉成了
一名身強力壯的男子漢
他把精益求精
敢于擔當的軍人品質
運用到掐絲琺瑯的工藝中
助力這一國之瑰寶傳承和弘揚
2019年開始
梁文平獨創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企業產業牽帶扶貧模式
帶動退役軍人就業
?梁文平部分作品。
退役后
他讓朽木煥發新生
1985年出生的王洪倫
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木工技藝
2005年入伍
2007年退役
?王洪倫部分作品。
他把部隊的優良作風
帶到退役后的工作生活當中
每當他在創作時遇到瓶頸和困難時
總能想起部隊班長講過的話
“你要不拋棄不放棄,堅持下去”
他說“我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
我有責任
有義務將木雕傳承下去
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
喜歡木雕,愛好木雕”
小花想說
文化遺產是歷史的
更是未來的
當代年輕人擔任先行者和破局者
從老一輩手中薪火相傳
成為了非遺的愛好者
傳承者、守護者
年輕的戰友們
用自己的方式
與非遺對話
讓非遺煥發出時代光彩
同時也在傳承與創新中
讓非遺作品熠熠生輝!
向戰友們致敬!
各位戰友
2023年《中國退役軍人》雜志
已開啟訂閱通道
↓↓↓
推薦閱讀
文章來源:中國退役軍人(ID:zgtyjr)。轉載需注明來自“中國退役軍人”微信公眾號,否則視為侵權。
素材來源:中國軍視網、焦作日報、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濟寧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山西省運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原標題:《他們退役后蛻變為傳統文化“守”藝人!》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